外卖大战进入高潮,骑手一天能赚1700元,平台补贴到底由谁埋单?
高温下的“创收纪录”
40度酷热之下,杭州骑手严先生连续工作18小时,创下单日127单的记录。配送费从3元涨至13.4元,骑手日收入最高可达1700元。手机地图上的订单红点,从西湖景区扩散到钱江新城,骑手们在空调和烈日间穿梭。"百十米短单都抢着送,休息时间都在等单。"严先生电动车电瓶在高温下不断报警,但他不敢开电瓶休息。奶茶店员小王凌晨2点还在制作订单,流水线上堆积如山的奶茶,"平台补贴让16元饮品0元购,每单倒贴6元"。
补贴大战点燃消费者的热情
7月5日晚,阿里与美团的红包雨同时降临。淘宝闪购的“满24-20”券让肯德基套餐变成“库迪咖啡”的价格,同时美团推出“买饮品0元购”。消费者在社交平台晒出“三天点餐清单”,有人为亲友代购奶茶,只为抢完补贴。茶饮股狂欢,茶百道单日涨幅10%,但外卖平台股价却逆势下跌。商家在后台看到日营业额破万,却因每单要补贴6-8元,实际毛利不足30%。京东外卖虽未参与,但网友自行搜索“外卖优惠707”,欲分一杯羹。
谁来为巨头烧钱补贴买单
高盛数据显示,阿里本地生活服务2019年预计净亏损410亿元,京东到家净亏损260亿元。淘宝投入500亿补贴打造护城河,将“闪购”功能植入淘宝APP淡化饿了么的品牌。美团则用“饮品-西餐”梯度补贴策略,日订单破1.2亿。这场补贴战背后,骑手收入与外卖平台亏损形成鲜明对比。有奶茶店主表示“订单翻倍却要倒贴材料费,平台补贴是个无底洞。”消费者享受0元奶茶,但手机地图显示外卖配送距离已缩短至50米。
外卖大战,映射出中国互联网行业集体焦虑。外卖小哥在烈日下的奔跑,商户在补贴中的算计,平台在烧钱中的博弈,最终化作消费者手机中的优惠券。奶茶0元购,运费贵过饮品钱,这场资本的游戏正在改写整个餐饮生态。也许如某位骑手所说:我们送的不是外卖,而是这个时代生存的焦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