熬夜上瘾无法自拔,规律作息难上加难,年轻人被困“刷完这集”死循环
晚上10点,在多数人已洗漱完毕、准备入睡的时候,对于一些人而言,这一天才刚刚开始。刷视频、打游戏、追剧、聊天……“精神粮食”手机成为了“夜宵”,“就一集”“再打一把”“看完这个”……不知不觉间,时间便来到了凌晨一两点。而“晚睡”早已成为都市年轻人的“常态”。晚睡早起的两点一线作息也成为了部分人默认的生活方式。但身体却给出了明显的信号——皮肤粗糙、情绪低落、注意力不集中、免疫力下降……熬夜的代价正以各种形式出现……
保持健康作息时间的建议已经数不胜数:早七晚十,规律三餐,白天运动。但能坚持下来的人却屈指可数,有网友自嘲:“道理我都懂,可我就是做不到啊!”是的,当工作压力大,生活节奏快,社交需求强的时候,夜晚就是唯一可以“独处”的时间。有人为了不浪费这“自由”的时间,牺牲睡眠;有人被工作拖累,熬夜到深夜;有人甚至在睡前半小时也舍不得浪费,刷手机刷到眼花。
“早睡早起身体好”在很多人的心中已经失效,“再睡一会儿”“再玩一会儿”的执念代替。但长期熬夜对身体的伤害是“慢性的”。皮肤过早衰老,内脏负担加重、免疫力下降、大脑反应迟钝……这些身体变化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,是长期熬夜造成的“慢性打击”。世界卫生组织指出,长期熬夜会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肥胖、抑郁症等慢性疾病的风险。
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,年轻人既想要掌控一切又受制于现实。熬夜成为逃避白天疲惫的手段,也成为拖延症、焦虑症、无力感的代名词。很多人在心里知道早睡的重要性,但面对夜晚的手机亮屏、心灵空虚,又无法放下一切。他们不是不想早睡,而是没有找到“睡前娱乐”替代品,没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来休息。
改变其实并不需要突如其来的自律,而是日复一日的坚持。例如,把手机放到客厅里充电,睡前泡个热水澡,睡前读几页书或者听轻音乐。这些微小的改变,也许可以在日复一日的痛苦挣扎中,建立自己的生物钟。让人疲惫的从来都不是身体,而是一遍一遍告诉自己“我要睡觉”的时候,还在一遍一遍的告诉自己“再刷一会”。一个人开始在乎自己的睡眠时,也许就已经在慢慢成为更好的自己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