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校宿舍装空调是“人情味”还是“面子工程”?

今年夏天,山东烟台南山学院因为宿舍没有安装空调引发不满,甚至有人热晕了两次救护车,直到晚上九点学生只能在超市里蹭空调。事件曝光后,学校启动了空调安装工程,称“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”,但网友并不买账,觉得这是补救,甚至是敷衍,更讽刺的是,学生送的鲜花不久就被打扫干净,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。对比留学生宿舍24小时空调,普通学生似乎有被区别对待。青岛大学的毕业典礼风光无限的背后是高温无空调、拖欠宿管工资、保安大爷捡毕业生旧衣服过冬等现实。


其实不只是烟台,许多高校宿舍没有空调。以前,学生通过湿毛巾和凉席度夏,如今却落下病根,花钱拔罐艾灸。有人质疑,学校办公室和留学生宿舍都有空调,普通学生的宿舍迟迟不装,是不是资源配置不合理。也有人质疑,电费学生自己承担,租空调也不贵,学校几年就能回本,为什么不愿意装?这背后不仅是利益问题,更是一种态度。高校本是育人之地,却连最基本的生活都不能满足,何谈育人?


空调安还是不安?看似小问题,实则是人情世故的大问题。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,给予学生基本的关怀与温暖,这是最起码的尊重。既然条件允许,为什么还要抠这个钱呢?这说明学校在根本上就没有把学生的感受放在心上。安空调绝非面子工程,而是人性关怀的基本体现。天气一天比一天热,学生们的身心都吃不消了,学校再不能“充耳不闻”了。

回复帖子

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帖子